OFID:肝脂肪变性在携带HIV的瘦人中普遍存在,并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暴露相关

时间:2024-06-27 18:00: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尽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增加了HIV (P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但肝病已经成为PHIV老龄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MASLD),以前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现在是肝静脉内肝病的最常见原因。一般人群中NAFLD的全球患病率估计为25% ,而PHIV中的估计值范围为13%至70% 。MASLD的特征是脂肪变性,即肝组织中脂肪的积累超过肝重量的5%。单纯性脂肪变性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纤维化、肝硬化,尤其是那些身体瘦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与普通人群相比,PHIV可能在较低的体重指数(BMI)下发生肝脏脂肪变性。瘦型个体(即不超重或肥胖的个体)的肝脏脂肪变性是PHIV中的一种普遍情况。但由于瘦型个体缺乏BMI升高的典型危险因素,因此导致瘦型PHIV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因素可能不同于超重/肥胖型PHIV患者。

除了传统的代谢危险因素外,HIV特有的特征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暴露也可能导致PHIV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和发展。假设HIV通过代谢变化和通过诱导肝细胞(包括Kupffer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变化而导致的纤维形成而导致肝脂肪变性。然而,脂肪变性和纤维化与HIV特异性特征(如CD4+ T细胞计数、HIV持续时间和cART期间可检测到的HIV-RNA病毒载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一致。特别是在瘦的个体中,肝脂肪变性的驱动因素仍然不清楚。

目的: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大规模PHIV队列中肝脏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包括瘦型和超重/肥胖型PHIV亚组。

方法:艾滋病毒研究队列包括1895例病毒抑制的PHIV,这些患者于2019年至2021年间被纳入荷兰的4个艾滋病毒治疗中心。大多数(58.5%)接受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来评估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估计脂肪变性(受控衰减参数≥263 dB/m)和纤维化(肝脏硬度测量值≥7.0 kPa)的患病率。在逻辑回归模型中对包括HIV特征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内的多种因素与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对瘦型(亚洲血统:身体质量指数人< 23 kg/m2,其他血统:身体质量指数人< 25 kg/m2)和超重/肥胖(其他身体质量指数人)参与者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在1050例PHIV中,包括505例瘦型和545例超重/肥胖型PHIV,在全部研究人群中的37.7%,19.7%的瘦型和54%的超重/肥胖型PHIV中观察到肝脂肪变性,而在全部研究人群中的9.0%,5.9%的瘦型和12.0%的超重/肥胖型PHIV中观察到纤维化。所有与纤维化相关的因素和大多数与脂肪变性相关的因素都与代谢因素有关,如2型糖尿病(总人群:脂肪变性的校正比值比[aOR]为2.3 [1.21-4.4],P = .011纤维化的aOR:3.7[1.82-7.53],P < .001)。此外,在瘦PLHIV,肝脂肪变性与招募时的CD4和CD8计数、双重治疗以及接受雷特格韦(aOR: 3.6 [1.53-8.47],P = 0.003)、司他夫定(aOR: 3.73 [1.69-8.2],P = .001)和茚地那韦(aOR: 3.86 [1.59-9.37],P = 0.003)治疗的历史相关。在超重/肥胖的PHIV中没有观察到这些联系。

图1 堆积柱形图显示了总研究人群(最低柱形图)以及瘦型(最高柱形图)和超重或肥胖参与者(中间柱形图)亚组中肝脏脂肪变性的患病率。图例显示了不同的脂肪变性等级。

图2脂肪变性与总人口(紫色)、瘦参与者(绿色)以及超重和肥胖参与者(橙色)的人口统计学、共病、实验室测量、HIV特异性特征和ART暴露之间的关联。

图3总人口(紫色)、瘦参与者(绿色)和超重和肥胖参与者(橙色)的纤维化与人口统计学、共病、实验室测量、HIV特异性特征和ART暴露之间的关联。

图4 HIV特征和暴露于选定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时间与瘦型(左)和超重和肥胖型PHIV(右)代谢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该相关图显示了HIV特征和ART暴露之间的相关性,包括代谢共病和血脂测量。

结论:肝脏脂肪变性非常普遍,影响大约五分之一的瘦型肝静脉和一半的超重/肥胖型肝静脉。少数人观察到纤维化。脂肪变性和纤维化都与传统的代谢危险因素相关。此外,先前暴露于特定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与瘦型脂肪肝相关,但与超重/肥胖型脂肪肝无关。增加筛查方案可以提高瘦人肝静脉脂肪变性肝病的识别率。

原始出处: 

Louise E, van Eekeren;  Nadira, Vadaq;Liver Steatosis is Prevalent in Lean People With HIV and Associated With Exposure to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 Cross-sectional Study.Open Forum Infect Dis 2024 Jun;11(6):ofae266

上一篇: Front Pharmacol:福建中医...

下一篇: Kidney Int Rep:代谢性酸中...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