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帐收入增长停滞 零售药店急需转型

时间:2021-06-17 11:15: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医保在医疗机构的开支普遍出现了下降,其中,职工医保的开支增速为-6%,而居民医保为-0.3%。但与市场印象中疫情对院外的药品零售市场带来利好相反,2020年,医保个账在药店的支出费用并未获得获得高增长,增速只有2%,比起2019年23%的增速下跌非常明显。

从零售药店本身的市场增长来看,2020年的增速还是较快的,达到了13.55%,但主要是非药品尤其是防疫物资带动的。根据中康的数据,2019年,全国医药零售市场规模为4258亿元,其中医保个帐在药店的开支为2030亿元,医保在零售收入的占比为47.67%。而2020年,全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为4835亿元,其中医保个帐在药店的开支为2076亿元,医保在零售收入的占比为42.94%。

图表:职工医保总费用,医疗机构发生费用 Vs. 个账在药店支出费用

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Latitude Health分析

随着来自医保收入的减少,此次疫情是一个很好的转型契机,药店可以通过提升非药品来减少对医保的依赖。但随着疫情终会退去,药品零售市场如何选择有价值的非药品类将成为未来市场持续增长的焦点。

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零售药店如果不能获取大体量的处方来维持自身的增长,仅靠OTC是很难保证持续扩张的。由于中国市场不仅缺乏对医生的高额补贴以置换处方的外流,也缺乏高额的处方药事服务费,零售药店想要依靠处方药来获得规模和利润都比较困难。尤其是随着医保持续改革,仿制药替代策略之后,处方药的利润率将持续阶梯式下降。即使依靠处方药能扩大体量,但受制于越来越低的毛利,零售药店如果高度依赖于处方药也是不明智的战略选择。

因此,一方面来说,随着OTC退出医保的时机逐渐成熟,以及医保个帐改革之后,尤其是随着门诊统筹的展开,医保用户将更多的流入院内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处方不存在大规模外流的基础,甚至OTC会反向流向院内。

而另一方面,随着药品集采在院内的持续进行,已纳入集采的药品价格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这迫使部分未能纳入集采或不愿意降价的药企去着力开拓院外的零售市场。特别是在医保支付价还未全面推开前,这类药品在零售市场还有一定的销售窗口期。但随着门诊统筹的展开和医保支付价逐步落地,病人获取药品的途径将向医疗机构集中。当然,药品零售市场仍会有部分自费用户留存,但这个规模体量极为有限,无法支撑任何一个品种在退出医保上的损失。

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市场现实的角度(处方难以外流),想象中的市场规模(处方药市场规模缩小),还是从医保改革的角度(OTC推出医保和门诊统筹),零售药店都应向非药品转型以保证自身持续的增长。

从日本市场的转型来看,非药品主要集中在药妆店,其中以食品、日用品和美妆为最大的三个品类,其次才是洗漱产品、健康护理和健康食品。如果所有品类放在一起计算,OTC和处方药的销售额只能排第四和第五。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药妆更多是与便利店进行竞争。

日本的药店数量有7.9万家,其中5.9万家以调剂处方为主,以非药品为主的药妆店超过2万家。但药妆店的整体市场规模是超过处方调剂药店的。2019年,药妆店的市场规模为7万亿日元,而处方调剂药店的市场规模不到6万亿日元。从收入来看,由于拥有美妆和健康护理及健康食品,叠加上处方药和OTC药品,药妆店与便利店展开竞争的能力集中在专业的健康服务上。

所谓的专业健康服务主要是指用户在购买药妆、日用品和保健品等产品时能够站在医疗专业的角度给予使用指导并持续保持与客户的互动来推动复购,从而保持客户端粘性。由于便利店缺乏这一能力,健康类产品(包括食用和外用)在药妆店更容易获得销售。不过,要快速扩大营收,食品成为药店一个重要的扩张品类,无论是生鲜还是米面粮油、糖和酒等,都成为药妆店扩张的品类,鹤羽就是在2017年成功收购了杏林堂之后成为最大的药店,而杏林堂有45%的收入来自食品。

当然,药店要推动非药品的销售,核心是如何吸引年轻客流。由于常年以药品和保健品为主,年轻客流早已远离药店,如何在品类和营销手法上摆脱原先粗放的经营模式,特别是摆脱依靠低毛的产品带动高毛这种手法将对中国的药店带来很大的挑战。

因此,随着来自医保收入的占比持续下降,药品零售市场需要找到下一个发展方向,一方面,向以处方药为主的院边店转型,但考虑到中国药价将处于持续的下降过程,处方药店的市场规模将明显小于传统零售药店。另一方面,传统零售药店不能再指望通过医保来保证增长,而是需要向非药品转型,这将考验药店的策略和运营能力,市场格局将出现重新洗牌的过程。

来源:新浪医药。

上一篇: 智飞生物: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获批准上市

下一篇: 2021Q3美国FDA重磅药物审批决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