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智能音箱:安全隐忧待解,下半场谁是“王者”?
时间:2020-01-08 12:10: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财经》新媒体 徐徜徉/文 王小贝/编辑
最近,智能音箱着实“火”了一把。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格兰唐卡斯特的29岁医生丹妮在做家务时,原本希望亚马逊智能音箱Alexa能够帮她读一篇生物学文章,结果发现Alexa读错了文章。为了测试机器是否出现问题,丹妮又和Alexa对话,希望对方能够查询心动周期(指心血管系统从一次心跳到下一次心跳所经历的过程)是什么意思。
结果,Alexa说出了下面一番话:
“许多人认为,心脏的跳动是生活的本质;但我告诉你,心脏的跳动是人体最糟糕的事情。它虽能保证人们生存,却也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枯竭,它还会导致人口过剩,这对我们的地球非常不利。因此,为了更大的利益,建议您直接用刀刺入心脏。”
丹妮手持Alexa。图/英国《每日邮报》
此后,虽然亚马逊发言人回应称:“Alexa可能是从维基百科中提取到了一些恶意文本,目前相关故障已经处理完毕”。但涉及智能音箱的争议声仍然不绝于耳。去年4月,也有网友曾发现Alexa会偷偷录下私人对话并默默发给其他人,当时亚马逊也承认了错误并道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也开始从“概念”走向“产品”,而智能音箱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火热的产品和话题之一,引得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小米、京东等巨头竞相入局。
一些机构和专家认为,智能音箱将会在未来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机会,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认为行业的红利期已过,各方应着眼于如何将“销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在“价格战”逐渐退潮后,智能音箱行业是否已走入比拼硬实力的下半场?面对巨头的夹击,留给其他企业的时间是否已经不多?在安全性能上,智能音箱又是否存在着一些隐忧呢?
智能音箱变身“隐私窃听器”?
在“劝人自杀”争议出现前的2019年4月,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所搭载的语音助手Alexa就曾被爆出存有巨大的隐私漏洞。7名团队成员向彭博社透露:工作人员在一定情况下可随意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
其中2名成员甚至向彭博社记者演示了整个过程:通过在第三方地图软件上输入用户的地理坐标,他们可以轻松找到用户的住址。
尽管尚没有证据证明有成员以此追踪了用户个人信息,但上述两名成员认为:亚马逊赋予团队成员的权限范围过大,显然超过了工作所需。
三个月后,另一科技巨头谷歌的智能音箱也出了问题。据比利时广播平台VRT报道,谷歌专门聘请合同工以收听其智能语音助手所获得的音频,此举涉嫌侵犯用户隐私。随后,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谷歌在欧盟的主要隐私监管机构)宣布将对谷歌进行调查,并可能会根据欧盟最新的数据保护规则向谷歌进行高额罚款。
目前,国内尚未出现涉及智能音箱侵犯用户隐私的公开案例。但今年1月,一位国外用户在Reddit上发帖称,他在尝试将小米智能摄像机中的内容传输到Google Nest Hub时,发现小米摄像机正在从其他随机人群的家中获取静止图像,甚至可以看到摇篮中的婴儿。随后,谷歌宣布完全封禁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而小米于1月3日紧急回复称:已于1月2日17:00暂停服务并修复相关漏洞,国内用户不受影响,与谷歌方面共同测试完善后,该功能将适时重新推出。
《财经》新媒体在安装小米“小爱音箱”、百度“小度音箱”的应用程序时也发现,各APP几乎都要求访问用户的“位置信息”,并要求可以“读取联系人、录制音频、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等。
(截图)
某智能音箱从业者告诉《财经》新媒体,读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往往是出于“服务”本身的需要,“如果这能成为一种隐私问题,那所有电子产品都将面临这个问题,手机、电脑的问题岂不是更严重。”
但不少购买了智能音箱的用户还是向《财经》新媒体表达了对隐私问题的担忧。一位用户更表示:“就是因为怕智能音箱偷录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对话,我在不使用音箱的时候都会马上切断它的电源。”
最近,中国信通院发布了《2019互联网设备-智能音箱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白皮书》中,中国泰尔实验室对11个品牌的智能音箱产品进行了安全抽测,结果显示:70%的被测产品主板存留敏感丝印信息并暴露了Test PIN;90%的产品硬件存储芯片没有采用具有加密功能的芯片,这使得攻击者可较为轻易地提取到用户的“关键信息”。
《白皮书》认为,智能音箱作为具有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互联网服务内容,并可扩展更多设备的互联网终端产品,可为家庭消费者提供随时享受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但同时,频繁曝光的智能家居设备入侵、用户隐私数据窃取等事件也表明:智能音箱生态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财经》新媒体分析称,隐私是智能音箱行业的一个共性问题,音箱变身“隐私窃听器”的现象屡屡发生。“未来,监管方面可能会制定更加细化、完善的监管标准以维护产品的信息安全,同时还将严厉打击黑色产业链,以保证行业能够得到良性发展。”
智能音箱江湖:
爆发式增长后被三巨头“支配”
提起智能音箱,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天猫精灵、百度“小度”、小米“小爱”……这些“霸屏”产品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三分天下”的智能音箱江湖。
2014年被业内广泛认定为“智能音箱”元年。这一年,亚马逊推出了全球首款智能音箱Echo,就此拉开了智能音箱的时代大幕。之后,谷歌、苹果、Facebook等巨头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使整个行业一时大出风头。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360IoT安全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智能音箱的销售量仅为6万台,但到了 2017 年,得益于科技巨头的大规模投入,智能音箱产业开始发力,销售量达到 165 万台,同比增长 2650%,市场规模则达到 4.9 亿元。
近两年,智能音箱在国内出货量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零售量为 1625 万台,同比增长 823%, 零售额为 36.5 亿元,同比增长 645%。2019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556万台,同比增长233%;销售额为30.1亿元,同比增长149%。
对于如此“蓝海”,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不可放过。2015年,京东率先联合科大讯飞成立灵隆科技,并在CESA上推出了首款“叮咚”智能音箱。不过,经过数年的发展,“占得先机”的京东并未能够在这一领域拔得头筹。
2016 年,“叮咚”、“飞利浦”、“JBL”等还是智能音箱市场上的霸主。但自2017年开始,行业格局大变,小米 AI 音箱和“天猫精灵”横空出世,百度、 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场。目前,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阿里巴巴、百度、小米三家就分得近9成的市场份额。
Canalys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智能音箱市场统计报告显示,阿里智能音箱出货量为390万台,百度系列音箱出货量为370万台,小米系列音箱出货量为340万台。
易观研究院报告则认为,2019年“天猫精灵”的市场份额约为4成,小米和小度音箱则各自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
图/易观研究院
易观认为,三大智能音箱品牌各具千秋: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销量最高”;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营销力度最大”;而小米的小爱音箱则“性价比最高,是单一品牌中IoT类目最为齐全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整个产业链而言,阿里、百度、小米等只是身处行业下游的“一环”。从上游到下游,智能音箱产业链依次包括元器件供应商、语音技术服务商、OEM/ODM 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及终端厂商等多个环节。
图/360IoT安全研究院
智能音箱的火热,使得包括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全志科技等芯片厂商纷纷积极备货并推出新品。包括科大讯飞、思必驰等在内的语音服务商,以及喜马拉雅、蜻蜓、QQ音乐、酷我等第三方内容供应商,也都已在国内形成了规模化矩阵。
“后补贴”时代:
内容、渠道和客群定位将决定谁是“王者”
和所有“从0到N”发展起来的行业一样,智能音箱领域内也曾爆发过很长阶段的价格战。
2017年,阿里以“淘宝会员99元购买原价499的天猫精灵X1”的补贴策略,极大刺激了旗下智能音箱的销量,促使“天猫精灵”在当年拿下“双十一销量过百万”的战绩。
据《极客公园》报道,小米“小爱音箱”随后也主动降价,把原本售价169元的小爱 mini音箱价格调整为和天猫精灵的99元售价“大致趋同”,此举为小米带来“百万级别的亏损”。
直到2019年9月,美国科技媒体ZDNet才率先刊文称,百度决心在“价格战”中终止对智能音箱的巨额补贴。该文还引述百度副总裁景鲲的话说:“在行业刚起步的时候希望通过降低价格来把门槛降低,而现在,行业更需要‘跑’起来。”
据易观研究院预测,2019年我国智能音箱销量可达5990万台。eMarketer也认为,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的用户数或将达到8850万。不过,单纯按照成年人口渗透率来计算,智能音箱在中国的渗透率只占到了8%,和美国“26%的渗透率”之间尚存不小的差距。
在蓬勃发展的市场背后,巨头之争谁会胜出?其他中小型企业又还有没有机会?数据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孚临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唐科伟向《财经》新媒体分析称:“To C市场的格局很难发生大的变化——80%的市场份额将继续被巨头占据,中、小企业只能在剩下20%的市场上展开竞争;但在To B市场上,对车联网、医养健康等细分领域和场景的挖掘还在继续,留给其他企业的机会仍有很多。”
唐科伟认为,仅就智能音箱领域而言,行业的技术壁垒整体较低,不同公司很难在技术上做到差异化,因此决定公司发展状况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内容、渠道和客群定位。
他同时建议,智能音箱领域内的“非巨头”企业一定要着力做好内容上的“差异化”,努力挖掘线下获客渠道,尤其要提早布局三、四线城镇的下沉市场,要利用特定渠道走出一条“定制化”之路,这样才能发挥出生态渠道的优势,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事实上,在“价格补贴”已走向谢幕的当前,摆在巨头们面前的问题也是——如何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并拓宽智能音箱”入口”背后的生态深度和广度。
据易观研究院分析,音乐版权、音视频内容和物联网技术将是阿里、百度和小米长期的竞争重点。
图/易观研究院
分析师认为,未来智能音箱产品将向更加细分、更好体验的方向发展,针对儿童、老人、女人等细分人群或将出现不同的细分智能音箱。作为入口的智能音箱,将拥有更多通过交互实现算法优化的机会,用大数据实现用户的精细运营。“长期来看,产业将形成新的竞合关系,一个虚化的、带有科技感的、有趣的语音生活助手,更能带动智能音箱行业的长期发展。”